猫咪胖点好吗?
好不好,看情况…… 首先从遗传角度来讲,有些品种就是容易胖,比如英短、蓝猫…… 这是天生的,没办法改变,只能接受。 但还有一些品种,本来就不容易胖。 我家两只布偶,一公一母,都是渐层,但一个特别瘦,一个特别肥…… 这是基因决定的,你没法选择。 但除了先天因素外,我们还可以从后天来影响猫咪的体重。
1.吃的对吗? 很多铲屎官给猫咪零食不断,结果猫主子吃得太撑,肠胃负担重,就会过度进食,导致肥胖。 还有主食猫粮的选择也很重要。有些猫粮添加剂含得太多,尤其是盐分,对于猫咪肾脏功能是很大负担;而一些劣质的猫粮,里面含的肉量非常少,也会导致营养失衡,增加肥胖的风险。 如果发现猫咪吃得过多或者营养不良,都需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
2.活动量大吗? 猫咪是不是喜欢运动呢? 很多猫咪每天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运动量本身就远远不够。加上现在天气逐渐转冷,主人不愿意让猫咪到处跑,就更容易造成猫咪肥胖。 其实,只要猫咪健康,不生病,平时可以让它们多活动,多做游戏,增加身体消耗。 这里提醒一点哦,不要因为觉得猫咪胖萌,就一直把它抱在手上把玩,这样也会让猫咪失去平衡,增加骨骼压力!
3.是否绝育? 公猫咪要比母猫咪更耐饿,所以如果给公猫咪做绝育手术,很有可能会增加肥胖的几率。不过已经肥胖的公猫咪,做过绝育后会有助于控制体重的增长。 对于母猫咪来说,在发情期之外的时候,一般不容易摄入过量食物。如果发情期不能配种,或配种失败了,母猫咪也可能会变胖。 所以,如果为了控制猫咪的体重,可以考虑给猫咪做绝育手术。
猫咪过胖的危害
肥胖对猫咪的危害其实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由于猫咪属于神经源性消化,情绪的影响极易导致食欲的下降,而肥胖的猫咪由于行动受限,很容易引起神经紧张从而导致食欲不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猫贪。同时神经紧张也会导致该类猫咪内分泌失调,从而进一步引发猫贪。更为严重的是,肥胖很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造成胰岛素的释放障碍,从而极有可能诱发糖尿病。
同时如果再叠加猫咪体内寄生虫感染,会导致免疫力进一步降低,极易引发胃肠道等并发症的发生,该类猫咪很容易出现反复拉稀,食欲不振的症状。因此猫咪一旦出现过胖的情况,一定要尽早干预,将危害降到最低。
猫咪的合适体重是多少?
不同体型的猫咪其标准体重也是不同的,例如英短、抱枕猫等该类有体型限制的猫种,其体重很难达到理想的7-8斤;而异国短毛、布偶等大体型猫种,其标准体重一般为10-12斤左右。大家可以根据下面的图片初步判断自己家猫咪的体重是否超标,在控制猫咪体重的过程中建议每隔7天称重一次,方便及时了解体重变化。
问题:怎样科学的给猫咪减肥?
一、学会看猫粮的营养成分
要想科学的进行减肥,首先必须要学会看猫粮的营养成分。目前市场上所有猫粮(除了处方粮外),包装上必须明确标示出该猫粮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及水分的含量。其中粗蛋白及粗脂肪是提供能量的原材料,而粗纤维可以增加猫粮体积并加快粪便排出速度,适当的粗纤维有助于减肥(但过多的粗纤维会导致能量物质吸收障碍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猫粮中粗蛋白质及粗脂肪越低,同时粗纤维相对较高,更利于减肥。目前粗蛋白质建议选择38-42%左右,粗脂肪建议选择7-13%左右。
二、减肥猫的日常碳水摄入量
我们前面说,猫咪减肥要多喂鱼少喂粮。但这里要跟大家强调,鱼肉也要定量。当猫咪体重超标15%以上时,建议饲喂猫咪日常能量需求的75%,同时由于该阶段主要是消耗身体内糖原以及无氧代谢能量提供为主,因此碳水化合物的供给不宜过低,建议日常碳水为能量摄入的5-10%。同时为了降低摄入的能量,建议多喂干粮,避免罐头及零食的摄入。当猫咪体重超标在15%以内时,建议饲喂猫咪日常能量需求的90%,同时该阶段猫咪的食欲有所改善,活动量增加,此时应控制碳水的摄入,建议日常碳水为能量摄入的2-5%。因此大家可以通过该原则选择适合的猫粮,同时建议选择鱼肉类型多寡相间的猫粮,避免全鱼型猫粮,以降低单一氨基酸的危害。
三、日常运动增强体质
减肥猫日常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次性运动过多导致猫咪过度疲劳。同时减肥猫体质差,免疫力下降,也更容易受到病毒及细菌的侵扰,因此日常也要进行体格的防护,降低猫咪感染疾病的风险。
总的来说,猫咪减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操作。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通过本文找到适合自己的猫咪减肥方案,帮助他们健康的减肥,回归到优雅的喵生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