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绦虫是什么?
绦虫病(taeniaiasis),是寄生虫中的绦虫纲所具有的一种常见且较严重的肠道寄生虫病。 此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因食用含有绦虫幼虫的食物或接触带虫排泄物而感染;也可通过吸入携带蛔目异尖科等寄生虫的飞沫而被感染,但较少见。 不同目的寄生虫生活史中涉及中间宿主的过程并不相同,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的防治方法归结为“消灭中间宿主”即可。对寄生虫而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采取综合措施、同时对待其可能经历的各个宿主阶段。
1.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洗头、洗澡,衣服、被褥常洗晒。 2.彻底杀灭厕所里的寄生虫(如钩虫、蛲虫等):(1)开水烫洗, (2)阳光下暴晒,(3)消毒液浸泡(84、滴露等),(4)焚烧。
3.注意饮食卫生,不饮生水,不吃生食。食物充分加热煮熟煮透再吃。提倡分餐并使用公勺公筷,以防食源性疾病和肠道寄生虫的传播。 已经发现的动物寄生虫约有60多万种,已报道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数十种。其中能导致人体出现严重症状者占5%左右,其它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
我们通常所说的“寄生虫病”多指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这些寄生虫虽然对人有害,但他们也不能在人类体内发育成较大的成虫。一旦离开了特定的动物主体,它们只能存活很短时间,如果得不到适合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它们就会死亡。 要预防这种疾病,关键是要搞好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要做到饭前便后洗净手,不吃生冷食品,不喝生水和不洁饮料;生熟菜板、菜刀要分开,不吃生鱼片;粪便、垃圾要妥善处理。还要做到不直接接触动物和动物的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