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乌龟吃什么?
中国本土的乌龟,除了极少数特殊情况,比如地理隔离造成的岛屿型物种分化(台湾草龟)、或者海洋性气候导致的亚种分化(云南山龟)以外,一般情况下,不同分布区域的同一种类的乌龟,其实都差不多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来自同一祖先群体在进化上的分支。 这就涉及到一个“进化树”的问题了。
简单地说吧,不同地区同类型的动物,其实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代,只是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它们逐渐分成了若干个不同的进化支,每个进化支都是一个分支,每个分支的最后一代,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物种”。 但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一个物种的演化是连续性的,而进化枝却是断裂的——在某个时间点,某一个进化枝上的生物,由于某种偶然的原因,离开了其他同类,于是就开始单独地进化,最后也就变成了不同的物种。
但这个问题对于这里的讨论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中国的乌龟,绝大部分都属于杂食性的,而且几乎不存在什么地域性问题! 比如说,大家印象中可能属于热带地区的巴西红耳龟和阿拉斯加帝王龟,其实它们原产于北美,是北美自然界的野生龟类。在地理上,它们和中国并不接壤。然而,它们的食物谱基本一样,都为杂食性,也都能适应中国人的食谱。这也就是说,只要条件适宜,它们都能够繁殖。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这些巴西红耳龟以及阿拉斯加帝王龟,基本上都属于同一来源。当然,也有例外,例如有些商家声称自己的巴西红耳龟是从巴西进口的,但是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龟的颜色比较浅,并且头部有比较明显的条纹,这样的巴西红耳龟实际上是来自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个体,属于美洲西部的野生类型。虽然也能适应中国人吃的这一口,但是在个体的大小和外形上面,会与中国饲养者喜欢的类型略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