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皮上还是皮下?

宇文桃紫宇文桃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通常所说的“疫苗”是指由微生物制成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而目前市面上的接种针剂主要有三类:注射用冻干疫苗(包括液体疫苗);注射用减毒活疫苗;吸入用减毒活疫苗。 前两种我们比较熟悉,都是传统的接种剂次,即需使用注射器将疫苗液注入体内进行免疫。而第三种则是近几年新研发的接种技术,通过雾化装置使疫苗雾气化为气溶胶,患者主动呼出气体中的含菌量即可达到接种要求,属于非注射无创性免疫策略。

三种针剂的接种部位在医学上都属于皮下注射。之所以选择皮下的位置进行注射,是因为这里有着广泛的毛囊和皮脂腺,有利于疫苗的附着和吸收。但无论是哪种形式,最终都是由人体主动摄取,把其中含有抗原信息的核酸分子经过传递,诱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那么,对于不同种类的疫苗而言,因毒株类型、制剂、免疫程序的不同,接种的部位以及接种后的反应情况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对婴幼儿常见的乙肝疫苗,由于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可长久维持,一般只需要接种1~3剂次就可以获得长期的免疫保护效果;而成人乙肝疫苗则需要接种6剂次以上才能产生有效的抗体。

又如对结核病患者来说,卡介苗需要反复接种三次,而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泰诺福韦酯)则只需接种一次即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接种何种疫苗,均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鱼欢美鱼欢美优质答主

因为疫苗里的抗原成分在人体不具有传染性,因此为减少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便于管理和质量控制,疫苗只能在实验室内进行微生物繁殖,所生产的抗原数量是有理论数值的,打在皮下或肌肉均可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而未使用的抗原成分会逐渐被降解清除。

因此只要正确使用,皮下肌内注射接种疫苗是不会导致疫苗的抗原成分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的,也就不会造成疫苗病毒或病菌播散全身。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减毒活疫苗要求皮下注射,灭活疫苗要求肌内注射,其目的不是因为活疫苗有全身播散的可能,而是因为不同的接种途径人体对疫苗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为了能取得预期的免疫效果,因此才在使用说明里规定接种方法。

综上所述,除皮质类固醇、麻醉剂、抗组胺制剂以及抗肿瘤放疗、化疗药物等少数种类必须皮下注射外,绝大多数药物可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并无太大差别。同理,绝大多数疫苗在皮下或肌内注射都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需要皮下注射的疫苗如果选择了肌内注射,也不会导致疫苗成分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更不可能会因此导致疫苗病毒或病菌播散全身。疫苗注射皮下还是肌肉要按照不同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由专业人员在正规的预防接种门诊完成,才是最安全、有效的选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