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回血一般什么时候出来的?
“回血”,应该是很多新手宠物医生、宠物医疗从业者关心的话题之一吧!(因为我也曾被这个问题困扰过。。。) 所谓“回血”,其实是指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新陈代谢,在血液里出现药浓度的时间。 那对于兽用药品来说,是否也存在“回血”的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动物本身的脏器功能相对人类来说会差一些,所以同样剂量的药物,在动物体内发挥药效所需要的时间往往更长,这也就导致了“回血”时间的延长。
以麻醉类药品为例,由于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过程与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同一类型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回血”时间要远远长于人体。例如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氟烷,如果在人身上使用,约3~5分钟便可达到的血药浓度峰值,那么在狗身上则可能需要10分钟以上;而如果用人用药量来计算的话,可能就要加大一倍甚至更多。
另外,不同的动物、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动物及不同的药物,所存在的“回血”时间差也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例如对于幼龄犬猫来说,由于机体代谢能力较差,故多数药品的“回血”时间要比成年犬猫更长。而如果是注射用水溶解的粉针剂型,因吸收速度快,药效更集中,多数情况也是需要关注“回血”问题的药物。
当然,除了药物本身的影响因素外,疾病状态以及机体功能也会对“回血”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患畜存在肝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那么药物从体内代谢的速度就会减缓,从而造成“回血”延长时间;相反,如果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则会增加药物自胃肠道的吸收,进而缩短“回血”时间。当犬猫处于应激状态时,也可能导致“回血”加快。
总之,对于“回血”问题,还是需要多留意的。但是,只要我们在用药过程中遵循“剂量充足、循环良好、疗程规范”的原则,同时联合必要的辅助用药,增强机体抵抗力,那么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将“回血”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