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鱼治疗白点最有效?
首先说明,白点病是鱼类的一种常见疾病,又叫小瓜虫病,主要感染鱼类皮肤表面或鳃部表皮细胞,以体表感染的居多。表现为白色的小点状病原体附着在鱼的体表或是鳍条上,当鱼体运动时,这些小白点就会随着鱼体的运动而游动,但一般不会离水。 引起白点病的病原体属于寄生虫中的寄生蠕虫类,叫异尖线虫。又因为其形状很像海兽胃里的毛,所以也叫海兽胃毛虫。
根据致病原因的不同,白点病分为两种类型:寄生虫性白点病和细菌感染性白点病。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白点病是由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由异尖线虫寄生在鱼体的皮肤内引发的炎症反应而导致病鱼的体表长出无数大小不一的白色斑点,也就是上面所描述的小白点。由于这种疾病的病因是寄生虫,因此采用杀虫药物进行杀灭处理是解决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的杀虫药有很多,根据不同虫子危害的部位,可以选择喷施或者是灌服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硫酸阿托品片(肠毒药)、硝酸亚汞(急性杀幼虫剂)、孔雀石绿(慢性杀菌剂)等;如果有细菌性合并感染的情况还可配合使用一些抗生素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如果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者病情反复发作,可以尝试改变用药方式,将以上杀虫药物溶于水中浸泡鱼体10-15分钟,然后再放入原池(桶)中。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均为体外用药,严禁内服!!! 除药物浸洗外,还可以采用注射的方法给药。用2%的食盐溶液对病鱼进行全缸泼洒来杀灭鱼体表面的细菌,再用0.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鱼10~15min,然后放回水中。每天一次,连续2~3次可起到很好的疗效。对于病情严重,体色发黑,身体畸形或已出现死亡的鱼及时剪鳍,剥皮,取出内脏后,按1∶400的比例加入盐水(含7%~8%氯化钠)浸泡10分钟左右,也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