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病需要注射三联针?
目前,国内使用的乙肝疫苗有三类,分别是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重组杆状病毒乙肝疫苗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前两类是预防性疫苗,后者是特异性治疗疫苗。接种3针疫苗后1个月,接种者体内抗体水平会出现一个高峰,此后维持一段时间,但到第4年时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疫苗接种完成后4年,应再次检测抗体水平。如果抗体的滴度低于一定范围,可以再接种一支疫苗,使抗体升高到足够的水平;如果抗体的滴度超过一定水平且保持长期稳定,则不需要再接种。 目前国内所有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部门检查合格的,质量是有保证的。 乙肝疫苗接种越早越好,最好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新生儿接种三剂乙肝疫苗后,疫苗的有效性高达95%以上。
特别提醒:我国自1982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接种乙肝疫苗以来,青少年人群中的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已经大幅下降至1%以下,成年人更是不到0.5%。这意味着几乎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接种乙肝疫苗的必要,特别是经常接触血液或伤口的人群(如医生、护士、献血者、生物制品制造人员)更应该及时接种。
对于正在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患者,也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因为此时机体对疫苗的反应较好,一旦停药,机体就会失去对病毒的抵抗能力。患者应每隔三个月去医院检查一次,观察疫苗是否起效。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接种的是什么疫苗,只要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都必须立即停止接种,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原因。 对于乙肝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一般都比较轻微,主要有局部的红肿、疼痛、硬结等,这些一般在接种后3天内能够自行消退。而较为严重的过敏现象,如休克、血管神经性的水肿等,虽然发生率很低,但是一旦出现就必须紧急送医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