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犬俱乐部为什么?
我们要明确一点:对于所有犬种的标准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基于大多数样本的统计结果,所以会有一些犬种在体型、体重、被毛等方面不符合标准,但并不能因此否认它们的猛犬属性。 其次,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在现代人类社会里,城市化的进程中,传统犬种的饲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的情况下,猛犬属性的丧失。这个问题值得探讨的原因在于现今人们对于自身的安全及财产受到威胁时的自我保护能力越来越依赖外部力量——警力的帮助。而一旦这种外部力量的介入成为常态,犬种作为原始暴力传承者的基因将逐渐缺失,最终丧失野蛮本质,成为一个温柔的宠物。 猛犬属性丧失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13年成都“狗咬主人”事件,一条体型瘦小、被人豢养多年的细犬居然在护食的时候咬伤了自己的主人。(详见《细犬咬伤主人,看家护院的神犬不再神了!》)
当然,现在要找到一只完全符合标准的猛犬已经很难了,正如找一只完美的人很难一样。但是我们可以在城市中培养一种新的意识:在户外遛狗时,让狗保持对陌生人的警惕性,防止其对他人造成伤害;在家里培养一个习惯:不要让你的爱犬独享你的关爱,适当分一些给你的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减少它因骄纵而发生的攻击行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即使我们的爱犬不再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狂野,但我们至少可以为文明的进程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