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仓鼠会得狂犬病吗?

鄂庆和鄂庆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突然有很多人问这个问题,看来央视报道的那则新闻已经广泛传播了。 先说结论:家养的SS不会得狂犬病的,请放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听我一一道来。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弹状病毒属(Rabies virus),因此也称为狼瘟病毒(Canine rabies virus)。根据病毒的致病力不同,分为强毒力和弱毒力两个血清型。其中,强毒力毒株感染动物后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动物出现脑炎和脊髓炎,表现为高热、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而弱毒力毒株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为腺炎,临床表现不及强毒力毒株所致疾病剧烈,体温多呈低热或正常,有时仅仅表现行为上的改变,如胆小易惊等。无论强毒力株还是弱毒力株,最终都会导致宿主细胞死亡,引起疾病。 那么,问题来了,病毒是怎么让宿主细胞“死”去的呢?!

通常而言,病毒侵入机体后,首先会在肌体细胞上进行复制,产生更多的病毒粒子。此时,如果病毒用量较大或者机体免疫功能较差,病毒就会大量增殖并在体内扩散,从而导致人体出现临床症状。然而,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除了神经、肌肉等组织外,其他器官基本上都是有细胞核的,而含有细胞核的组织几乎都不会被病毒直接侵入并损伤。也就是说,除非病毒通过意外方式直接进入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内,一般情况,病毒只会分布在机体的浆液中,进而通过吞噬作用进入周围的细胞,然后在细胞内循环。

由于细胞本身具有识别功能和结构,病毒是无法在细胞之间广泛转移的,只能“近亲繁殖”,即只能在感染细胞的周围寻找新的感染细胞。但问题是,人体的器官都是紧密联系的,任何一处被感染,细菌都会迅速传递到其他器官,进而形成全身传染。 所以,尽管有些病毒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体液扩散到全身,但是,如果没有适宜的机会,细菌也很难真正“入侵”。 比如说,如果人的手指被仓鼠咬破了,这个时候伤口处于暴露状态,如果不及时清洗和消毒,即使是不携带病毒的干净仓鼠啃了有毒的手指,也有可能因此而感染。当然,这种概率是很低的。

另外,如果宠物鼠患有口腔炎等,其唾液中含有病毒,如果在没有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用手直接抚摸了鼠,也有感染的可能。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也是很低的,只要平时做好清洁工作,不要过于担心。 需要强调的是,只有患病的野生动物具有传染性,健康的野外生存的动物是不会传播病毒的。曾经有科学家为了验证这个假设做了如下实验——将健康的小白鼠放入已被狂犬病毒感染的狮虎兽巢穴,结果小白鼠安然无恙。相反,当用人工方法将病源注入健康小鼠体内时,才导致小鼠发病。只有被病源菌感染的动物才有传染的可能性。反之,自然环境下健康无病的动物是不会传染病毒的。

代玥雯代玥雯优质答主

根据狂犬病的潜伏期和发病表现,推测鼠类一般不易感染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的发病过程包括侵染期、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五个阶段。据有关资料介绍,狂犬病病毒进入动物体内后,需经过一段时间的侵染后才开始繁殖,并沿神经干向中枢神经扩展,此阶段一般不引起明显的病理变化,称之为侵染期。病毒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向周围扩散,开始影响中枢神经的活动,动物的神经活动出现异常,此阶段一般不出现明显的症状,称为潜伏期。病毒在中枢神经的神经元内复制,并由神经干向周围神经(包括唾液腺神经)扩散,开始出现神经麻痹症状,此阶段称为前驱期或神经麻痹期。向周围神经扩散的病毒,主要在脊髓各段的后根神经节内大量繁殖,并由控制运动神经的神经干向周围神经扩散,最后到达骨骼肌,引起肌萎缩和肌肉非自主性抽搐等,此阶段为狂躁期或神经兴奋期。狂躁期神经兴奋症状渐趋平息后,控制骨骼肌运动神经的神经纤维变性加剧,肌肉失去神经支配,导致肌肉不自主抽搐逐渐转变为肌肉麻痹瘫痪,终因咽喉肌麻痹后不能吞咽唾液,同时受到刺激后由于自主神经兴奋而大量分泌唾液,因此大量不能吞咽的唾液从张开的口角流出,称为流涎。同时,喉头和膈肌麻痹,呼吸运动受到阻滞,导致心跳骤停,而表现为窒息、死亡。从狂犬病的发病过程不难看出,鼠类动物一般不易感染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犬科和鼬科动物,其次为蝙蝠科、啮齿科动物。蝙蝠科动物感染狂犬病病毒后,一般不出现狂犬病的全部临床症状,而表现为神经麻痹症状,主要死于麻痹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