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兔子感冒?
兔子的疾病很多,但大体可分为传染性疾病与营养代谢病两类,传染病又包括病毒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包括矿物质缺乏症和维生素缺乏症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兔瘟又称兔传染性病毒性肝炎,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兔,传染迅速,死亡率高。症状为突然倒地、痉挛,继而全身麻痹,体温升高,心跳加快,肺脏充血,呼吸困难,粪便干燥。防治措施:预防注射兔瘟疫苗;发现病兔及时隔离,对症治疗;对被污染的环境和用具进行消毒。
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兔的一种严重危害,临诊表现为高热、腹泻、咳嗽、呼吸困难、脱水,死亡快。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做好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注射巴氏杆菌抗毒素和流感疫苗;对重症病兔应及时就医。
球虫病属于原虫病,由寄生虫引起。主要侵害消化道,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排出黄色或灰白色水样粪便,很快消瘦,眼睑凹陷,无神,皮肤弹性差,四肢无力,最终衰竭而死。防治措施: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饲喂球虫净等药物预防;定期驱虫。
兔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秋末和冬季,以寒冷季节多见。病兔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急促,流眼泪,打喷嚏,体温升高(40℃以上),肌肉疼痛,不能直立,不愿走动,行动迟缓。若不及早治疗,病兔常因心力衰竭和呼吸障碍而死亡。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兔体抵抗力;疫苗接种;及时隔离治疗,防止蔓延;病兔应用抗病毒药和抗菌药同时治疗。 另外,兔肠道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兔体内微生物平衡失调和免疫抑制等因素都可能引发肠道疾病[5]。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兔病毒性肠炎、兔沙门氏菌病、兔弯曲杆菌病、兔大肠杆菌病、兔葡萄球菌感染等。这些疾病均可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需要予以重视。 总之,要有效预防兔病,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做好饲养管理、加强繁殖技术和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合理用药、定期检测抗体水平等,以增强兔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适时接种防病疫苗,阻断传播途径,才能更好地保证兔群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