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过冬的方式是什么意思?

穆风皓穆风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兔子的耳朵很大,很蓬松,就像兔耳朵棉手套一样”。 看到这句话,我的脑海中马上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一个戴着兔耳朵棉手套的小男孩蹲在地上,身边放着一个大扫帚,面前一只大兔子正在低头认真拔着萝卜…… 《兔子快跑》这个动画片段应该是我们这代人童年里关于兔子的经典记忆了。

小时候我们总会想,兔子这种动物到底存不存在呢?它们会不会真像故事中那样,躲在森林里面,开满了花的原野上,或是一座美丽的花园里呢? 如果存在的话,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是不是也像《兔子快跑》里那两只小兔子一样,穿着兔耳朵棉花糖一样的衣服,在寒风中抱着扫帚,拔着胡萝卜,等待着春天到来呢?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如我一样,脑海中浮现出了这样的景象——一只兔子穿着大大的兔耳朵棉花糖一样的衣服,在寒风中有节奏地抖动着耳朵,认真地拔除着一棵枯萎的树根上的最后几棵萝卜种子。 而如果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上述场景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首先,兔子确实会在冬季收集大量的食物,以便在寒冷干燥的冬季有充足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其次,兔子确实有“储存蛋白质”和“预防维生素摄取不足”的进食行为,在缺乏含硫氨基酸和维生素的情况下,会吃下大量富含这些营养物质的食物,直到不再需要为止; 第三,兔子确实会在寒冷时产生热量、减少体力消耗,因此具有“低活力型”的冷血动物特征,在环境温度低于15℃(最低纪录是-20℃)时,就会进入“冬眠状态”,此时新陈代谢率极低,与上述情景也很相符。

所以,我认为“兔子是靠自己的耳温来加热食物”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相反,正是由于兔子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差,导致它在冬季不得不食用生冷的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作用来获取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

嵇步荣嵇步荣优质答主

兔子耐寒又耐热,在15℃-30℃之间都能生活,管理粗放,比较经济。

1、就地过冬:这种方法适合暖和地区,尤其是地势比较低洼,冬季很暖和的地方。在9 月份要将幼兔选残、健壮的留好,其余送到屠场出售。将留好的兔子继续饲养,到11 月份逐渐把门窗堵好,并挂上棉帘,拴好草帘,就可过冬。

2、改良式土窑洞养兔: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缺水、寒冷、干旱、大风和多雪的北方地区。一般在地势较高,土质比较好的地方向下挖1 米,再向里打窑(洞)2米左右,在窑内建起兔架。窑内养3-5 只的种兔、10只小兔为一群,大的窑可养几群。在窑口用砖砌1.2米高的墙,墙头上架15-20厘米的木棍子,上边盖上高粱秸和稻草,在木棍子上再用砖立封上,外面加一层塑料布,用绳子勒结实,这样保温良好,可以过冬。

3、地下贮藏室养兔:这种方法适合地多金少和大群饲养的单位和个人。在平地上挖1.5-2米深,建成3-5米宽,多长均可,建成窑内养兔架,上面用三合土垫平,上面再盖30厘米—50厘米的土,上面再盖1 米以上的防雨雪和大风的高房顶,可养大群兔过冬。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