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湖慈鲷养殖准备什么?

段伊霖段伊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三湖慈鲷(非洲慈鲷)是原生鱼,主要分布于中非、西非的淡水水域之中,它们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适应能力很强,因此被广泛引入世界各地作为观赏鱼。 但是大多数引种到国外的慈鲷品种,已经不适应当地的水质和气候条件了,经常会因为换水不当或者温度突变而导致死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土不服”,所以想要养好三湖慈鲷,就必须了解它们的习性。 首先要介绍的是三湖慈鲷的食性。 三湖慈鲷属于杂食性的鱼类,肉吃多了会胀气而死亡……

所以我们不能给它们投喂肉类食物;不过三湖慈鲷是肉食性的鱼类,喜欢捕猎活物,所以如果我们投放的食物里有蚯蚓等活体虫类,它们是一定会抢着吃掉的! 当然,三湖慈鲷也不是什么都能吃的。如果我们在投喂时,发现它们吃了不消化、有残余的食物残渣时,说明这些食物不适合它们吃。比如人工合成饵料、粉状饲料等等,这类食物由于营养单一、不容易消化,一旦吃多了,就很容易引起三湖慈鲷便秘或者消化不良。 那么三湖慈鲷爱吃什么呢? 答案就是:鲜活的水生昆虫、水草、蔬菜等。

其次我们来看看三湖慈鲷的生活习性。 三湖慈鲷的繁殖能力很强,一胎可以产上百颗卵,而且幼鱼的发育很快,1个月左右就能长大至1cm,3个月可达5-6cm。当它们长到足够大的时候,就会开始群居生活,这时你可以把多条三湖慈鲷饲养在一个鱼缸里。 需要注意的是,三湖慈鲷有着很强的领地意识,当你看到它们在争抢食物或者游动过程中碰到其他的鱼时,都会发生激烈打斗。所以饲养三湖慈鲷最好不要和其它的鱼类混养,以免造成伤害。

最后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三湖慈鲷的颜色和花纹。 三湖慈鲷的颜色和体形、生活环境和食物都有关系。比如野外环境中,由于食物有限,为了争夺营养物质,雌雄双方都会尽全力去寻找食物,从而锻炼出强健的身体,呈现出明亮的颜色,如雄性的蓝曼龙身上有蓝色的斑点,红莲灯鱼身上具有红色的条纹等。

而在人工环境下,由于提供的食物充足,三湖慈鲷不需要再为寻找食物而付出体力,所以生长的速度会变慢,颜色也会随之变淡。这也是很多刚入手的新手养鱼爱好者常会遇到的误区,即认为鱼越大越好看,其实未必如此。 另外,不同的品种间,颜色的差异很大,同一品种间,颜色的差异并不明显。

令狐俊媛令狐俊媛优质答主

非洲三湖慈鲷在自然界中有着很大的活动空间,食物来源和产卵场所有极大的保障,各种生态体系都非常平衡,但人工饲养的空间限制,就需要我们细心的布置与维护。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养好非洲三湖慈鲷的前提条件。

非洲三湖慈鲷在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中,食物的来源95%以上都是以螺类为主,螺类不仅是慈鲷的食物来源,也是繁殖场所和玩乐场所,螺类在湖泊里的数量极其的多,几乎可以说无处不在。湖泊底部布满石头和沙砾,在石块的水下缝隙处和泥沙里就是螺类生物主要的生存空间。非洲三大湖里都是弱碱性的硬度极高的水,生活在非洲三大湖的慈鲷都非常的喜欢弱碱和高硬度的水。慈鲷在大自然中是没有其它小鱼作伴和饲主来照顾它们,它们在大自然里除了繁殖外就没有固定的居所,只要螺类食物丰富它就会在那个地方暂时定居。

在大自然的湖泊中,有的慈鲷是以其它的慈鲷为食,为了生存的需要,弱肉强食是自然规律。慈鲷为了躲避其它捕食性鱼类和在繁殖期有领地意识的因素,会不断的更换生存区域,这也是慈鲷的本性。我们把慈鲷饲养在水族箱中,要模拟慈鲷自然生态环境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只有在水族箱中尽最大的能力去营造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慈鲷天生喜欢石头和沙砾做为底部装饰物,而且喜欢在石头间有棱角的空隙处游动,尤其是雄性慈鲷更是喜欢在石头的空隙处打斗。在石头和沙砾中饲养一堆活螺,再种植少量的植物,就基本上符合慈鲷的生存环境了。

如果饲养繁殖用的慈鲷,还要在水族箱中布置几只大螺壳和一片扁平的大石头,目的就是给慈鲷提供繁殖产卵的场所。在布置石头和扁平石头时中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防止慈鲷把其它的慈鲷堵在石头中间,造成死鱼。在布置石头和沙砾时,最好在石头上和沙砾中提供多个空旷的空间,也可以在水面上形成多个层次,这样既可以减少慈鲷打架的概率,还能大大增加慈鲷的活动空间。植物要选择比较耐硬水和长势较高的水草,既不影响慈鲷的活动空间,又能起到点缀的作用。

非洲三湖慈鲷对水质的要求不高,只要是符合三个湖的水质特点就行,三大湖的共同特点是硬度高,总矿化度为1000~1200毫克/升,ph值为8.0~8.7。

慈鲷非常害怕老水和脏水,水族箱中一定要配足功率的过滤器和大流量的增氧泵,每天都要注入少量的陈水。慈鲷喜欢较高的水温,水温要保持在26~30度之间,夏天高温时不要低于28度,冬天低温时不要低于26度,温差变化不能低于3度。

根据上述的3湖慈鲷特性,总结出3湖慈鲷养殖布置要求:

1、水箱大小:建议20CM以下,30升以上(约1市尺);20CM以上,40~60升(1.2~1.5市尺);25CM以上,60升以上(1.5市尺以上)。一般推荐1.5市尺以上。

2、底砂:以中粗颗粒的黑色或褐色为主,不可有粉质细砂。一般以湖底沙或月神砂为主。也可采用小碎石和沙的混合物。(一般不要底床和过滤底层炭,因慈鲷常翻砂。但为了保持底砂干净黑色,可以加装底层炭。)

3、岩石和石头:常用岩石以火山岩为主,可搭配少量黑铁、溪流白、棕化石。火山岩一般只用做堆砌“岩洞”,石头用来做独立摆放和装饰等用。所用石头的形状都以“刀切”为主,“棱角”为辅。石头和岩石的使用量,约为水箱底部的1/4~1/3左右,不可用作完全布满箱底。

4、过滤:因慈鲷游姿和习性,一般不作上部过滤(开放式水草缸除外)。可用内部或外部过滤,推荐外部过滤。因慈鲷属肉食性,所以用的过滤要比一般水族的过滤大一档。如60公升的水族箱,一般用60公升过滤,慈鲷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