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不是有一只水剂?
目前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都是灭活疫苗,也就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病毒灭活,让它们失去感染性和致病性,同时保留免疫原性。在接种上可能分装成不同的剂型,比如单剂次注射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多剂次注射的重组蛋白疫苗和灭活新冠病毒疫苗等。但无论是什么剂型,都只需注射一剂或两针、三针,区别在于生产过程的不同和接种程序不一样而已。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市场上虽然有不少宣传的“新型”疫苗,但根据国家规定,这些只是技术上的创新,不代表疫苗研发的方向,也并不影响已上市疫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以人们最关注的新冠肺炎疫苗为例,目前我国有5款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获准紧急使用。这5款疫苗既有灭活疫苗,也有腺病毒载体疫苗,还有重组蛋白疫苗。但这几种疫苗的组方有所不同,生产工艺也有差异,如灭活疫苗一般采用杀死病毒的办法来获得疫苗,而腺病毒载体疫苗则是用一种复制慢的病毒去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不同疫苗的接种程序也不一样,有的是打一针,有的则需要打2针或3针。
尽管目前有这么多的疫苗选择,但我国目前的疫苗产能仍然无法满足全球抗疫的需求。国家有关部门正集中力量加快研发进程,早日让安全的有效疫苗供给大众。
疫苗的性状可以是液体(水剂)形态的,也可以是冻干(粉末)形态的。有的水剂型疫苗本身是液体(例如流感病毒膜壳裂解疫苗);有的原本是冻干粉针剂型的疫苗(例如百白破疫苗)在加液(例如加入生理盐水)之后也呈液体状态。
水剂型的疫苗通常要冷冻保存(例如在-20摄氏度下),也有要在普通冰箱冷藏室里的温度范围内冷藏保存的。水剂型的疫苗由于已经“加好水”,所以使用时只需要摇一摇,让疫苗成分均匀,就可以注射了。
冻干型的疫苗,性状通常是粉末状的,在使用前需要加液配制,加进去的液体称为“溶媒”。一般冻干型疫苗的包装同时包含2个瓶子,一个是冻干粉针瓶,另一个是溶媒瓶。百白破、白破、麻疹、麻腮风减毒活疫苗等在我国现有的免疫规划疫苗中就是冻干型疫苗,这些疫苗通常都使用生理盐水作溶媒,这种情形下,2个瓶子上(包括橡胶塞和标签等部分)通常都是白色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使用缓冲液作溶媒,这种情形下,1个瓶子上通常有蓝色部分,另1个瓶子上都是白色的。
接种点的医护人员应当在疫苗使用前仔细阅读其说明书,按说明书要求进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