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宠物狗市场在哪儿?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还得讲一下云南犬的情况。 在云南,除了昆明,几乎各地都有大量饲养德国黑背(西伯利亚牧羊犬)的现象,尤其是昭通、文山一带。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种狗其实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就跟随八国联军和洋鬼子来到了中国,并进入云南。 当然,他们并不是作为宠物而来的。
一战之后,欧洲列强忙于战后重建,无暇他顾,于是这些“老毛子”(苏联刚成立的时候,被西方称之为“俄国”,因此受到的歧视性称呼)就开始在当地繁殖,并作为看家护院、狩猎捕鼠的猎犬使用。 到了文革时期,由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被批判,于是养宠物被归到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之列,受到了严厉禁止。于是,这些本来已近淘汰的德国黑背,再次被禁止饲养。
但禁令不是万能的,总有人违反条例,偷偷饲养。于是,市场上便开始有卖小狗的,价格也很便宜,两条只要几十块钱。 这些小土狗其实就是德国黑背和当地狗(主要是京巴犬)的杂交基因构成的。因为长相酷似德牧,且性格也继承了德牧的稳定,吃苦耐劳的特性,所以很受群众喜欢,被称为“草狗”。 不过,虽然长得像德牧,但它却不是德牧。
2006年之前,云南省司法厅、畜牧局等机构经过研究,认为该犬种与德牧并无血统关系,应该单独列出,故正式命名“云南犬”,并予以公告。 但有趣的是,这种云南犬却在网络上被叫作“西南犬”;而在现实中,云贵川一带的人却都管它叫做“草狗”! 至于原因嘛,也很简单——网络属于北方(云起网社就是北京的一个宠物网站),北方人对这种“土狗”并不熟悉,而“西南”二字又比“云南”一词更具体,于是“西南犬”这个名字就在互联网世界里流传开来。
而现实世界(包括宠物市场和街头巷尾)又是另一回事,毕竟这里是以南方为主,人们熟悉的狗基本都是苏俄、德牧等品种(还有土生土豪狗“串串”),对于“云南犬”这样的名字自然是陌生得很,而“草狗”这个俗称又听起来比较亲切自然,还很形象,于是一传十,十传百……
就这样,一个偶然的错误让这只原本应该属于云南的本土犬变成了互联网时代的“网红”——只要你在网上搜索“西南犬”,出来的结果全是关于它的文章和资讯。 而那些真实存在并且长期生活在贵州、云南、四川的人,则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家乡竟然还有如此神奇的物种——“草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