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不能养吗?
猫很爱干净,自我清洁能力很强。 它们天生就会自己舔食掉身上的浮毛、梳理自己的毛发,每天早上醒来看到满地掉落的被毛是正常的,就像人体换屑一样。 当然如果猫咪过度搔抓、啃咬四肢或身体的某个地方,就要检查是否有寄生虫或者皮肤病了。(注意:体检必须每年一次) 未感染病毒的猫咪身体抵抗力较强,一般不用太过担心。但是如果你发现猫咪有剧烈咳嗽、发烧、厌食、嗜睡等症状出现时,就需要及时带猫咪去检查了。
有些病毒有潜伏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所以建议每年给猫咪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疫苗是防止猫咪患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免疫力较低的幼猫来说,更加需要做好预防工作! 常见的传染病病毒包括:疱疹病毒(FHV)、杯状病毒(FCV)、支原体肺炎(MP)、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PV)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注射了疫苗,也要注意定期给猫咪驱虫。 体内外驱虫药物可以预防胃肠道线虫和体外寄生虫(如蜱虫、螨虫)对猫咪的侵害,而疫苗的作用则主要是针对传染性疾病的防御。无论是体内驱虫药还是体外驱虫药,都需要根据猫咪的体重来精确用药,主人不能擅自给猫咪服用。
并非如此,其实猫的身上携带有一种"神秘物质",叫做邻苯二甲酸盐。有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盐可能会对肝脏和生殖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还有一定致癌风险。
但是,邻苯二甲酸盐并不是只存在于猫的身上,正常来说,一般动物的体内都会有该物质。邻苯二甲酸盐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体内,比如说,经过皮肤吸收、通过食物和水摄入、通过吸入室内灰尘和空气进入人体等等。此外,一些研究指出,人体中邻苯二甲酸盐的含量与接触猫咪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关联。
不过,邻苯二甲酸盐属于一个比较庞大的家族,存在多种不同的结构与成分,在这个大家族中存在诸多待解之谜,未来还需要更多大型的流行病学研究来进一步探明。尽管如此,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为:接触猫、养猫与邻苯二甲酸盐暴露以及健康危害之间没有直接、确切的联系。
当然,为了降低接触和摄入邻苯二甲酸盐的风险,也为了保护自己,我们还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比如经常洗手、使用不含邻苯二甲酸盐的产品、尽量避免使用含有这些物质的材料制成的食物和饮料容器等等。同时,猫作为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也应该继续善待它们,保护它们的权益和福利。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地说,猫咪并不是什么高危物种,而是一种非常可爱和有趣的陪伴动物。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和理性的方式来对待猫咪,既能够享受与猫咪在一起的快乐,也能够保障自己的健康和安全。